以下文字來源于《決勝MBA》主編李蹊老師,由零點啟航肖老師整理編輯。
2020年考研英語零起點考生備考指導(一):原因分析
其實中學時代,我們學英語并不覺得吃力,可是為什么在大學時代或者現在備考,老覺得力不從心呢?
主要原因如下:
記憶量不同。中學六年我們只學了2000左右個單詞,平均每天不到1個。上大學或畢業后考研搞突擊,一般人的學習時間只有3-6月左右,不到半年的時間內要增加3000左右單詞,平均每天要記15-30個。
心態不同。中學時學習相對專注,心無雜念,加上老師的教導和家長的督促,心態保持良好。成年后英語搞突擊,一方面破釜沉舟,求勝心切,一方面內心浮躁,心有旁騖。
方式不同。記單詞講究厚積薄發,循序漸進。中學時正是這樣。成年后,很多人一說自己要考研了,恨不得連飯都不用吃,一天到晚啃書就好了;有的有家庭平時又要工作,所以工作日里不愿去擠時間,而企圖在休息日里強行突擊,一天花10小時甚至10小時以上背單詞。能真正達到這種廢寢忘食的境界也是很值得羨慕的,但我們都知道,急功近利,欲速則不達。開始幾天還行,可時間一長,記憶的包袱越背越重,很多人慢慢地看不到成功的彼岸了,一方面會使勁把自己綁在桌子邊,一方面卻不知如何學習,有的精神渙散,心不在焉,只是一味地在做努力的狀態,其實內心是在痛苦中掙扎。
方法不同。中學時我們記單詞從來不會背詞匯表,從A到Z地去啃。因為陌生的單詞本來看著就辛苦,再按字母順序排列,更是增加了辯認難度,所謂“陌生人都是同一張面孔”。在突擊單詞時,我們恰恰犯了這個錯誤。A字頭的單詞老是分不清,認不準,為了解決老A,我們可能反反復復地花了個把月時間,B、C字頭也一樣。最令人沮喪的是,當我們記完了C,再來看A的時候,悲哀地發現已忘了大半,于是立即從頭開始,結果每次都止于C或D,為考研大軍增添了一個又一個“C先生”、“D小姐”。自視較高的人會心如死灰,哀嘆自己做不到從一而終了,于是找一個自己能接受的理由,成為了又一個“逃兵”。
2020年考研英語零起點考生備考指導(二):備考策略
李蹊老師給出的分析和指導,希望能給英語基礎差的MBA考生帶來幫助。
一、定義
對在職考研考生來說,英語零基礎是指沒有通過大學英語四級且生活中不用英語、詞匯量已跌至2000以下的狀態;零基礎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0”,但是如果只有10年前中學階段的詞匯量(1800左右),面對MBA英語真題時,肯定是題目都看不懂,在這個意義上,英語就是“0”,答題只能靠矇,考分一般都在30左右。
二、分析
英語零基礎的考生如果志在考研,一般說來文化功底有一定基礎,在各自的崗位上也有所成就,如果能成功讀研,在個人事業和能力上都將有一個飛躍。但是,英語丟掉了十來年,學習時間也不充裕,在這種情況下還能過關嗎? 答案是肯定的,不過有很多制約條件:
1、 每周至少保證10個小時(5天,每天2小時)的學習時間;
2、 至少要花3-5個月備考;
3、 找到一套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4、 調整好心態,能持之以恒,不放棄?! ?/span>
三、參考對策
(一)轉變思維模式
中學時代,學好英語關鍵的是背單詞。一般人學英語并不覺得吃力,但是MBA英語如果還用10年前的模式備考,定會力不從心。主要原因見“考研英語零基礎考生備考指導(一)”。
(二)摒棄傳統的記詞方法
1、放下包袱,識而不背。
考研英語初試階段備考,詞匯認識就夠,無須聽說背寫。在試題的設置方面,聽力題,早在2005年就淘汰了,聽不懂、單詞發音不準、不會寫不影響考試;口語交際題,2006年淘汰了;詞匯題,2010年取消了;閱讀理解,看懂就行,不需寫單詞;完型填空,實質是考缺詞情況下的篇章閱讀理解能力,也不需寫單詞;翻譯,是英譯漢,非漢譯英,只需漢語表述,更不需寫英語單詞?! ?/span>
大、小作文,看似須得會寫大量單詞,其實不然。考研英語二對英文寫作的要求是“根據所規定的情境或所給出的提綱,寫一篇短文”。這里的規定情境或所給出的提綱,實際上已經規定了文章的整體結構,考生只需要將提綱性的語句轉換成正確的英語語言,再在每個要點項之下,加些支持性的英語語句即可,所以寫作模板的可操作性極強。實際上考研英語二寫作要求很低,小作文是應用文,一般寫100字左右,也就幾個句子,應用文有固有格式,記記模板,往模板內填幾個自己會的單詞就行;大作文一般是圖表作文,圖表中本來就有相應關鍵詞及數據,說到底是八股文,一般寫150字左右,寫三段,每段三句話,記下模板,還是相當于填充題。所以寫作也不用刻意去背寫單詞。
通過分析考研英語二試卷所有題型我們可知,考生復習詞匯時,能認讀就夠了,不必花大量時間去背誦和默寫。短時間內(如半年)要增加3000多詞匯,每天都要記住20個單詞并且要不忘記,對于在職考生來說,幾乎是不可能做到的事,相信很多人之前都嘗試并且失敗過。既然刻意去記都記不住,不如放下包袱,輕松瀏覽,只要方法得當,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span>
2、分類循環,循序漸進。
5500單詞中,最重要的只有3000左右(基礎詞匯和核心詞匯),對考試的影響度占80%以上,其他詞匯只要在閱讀中能根據上下文猜測出大致意思就行,對考試的影響度只占20%,部分詞在整張試卷中都不會出現。如果眉毛胡子一把抓,把80%的投入(時間和精力)放在20%的產出上,勢必得不償失、顧此失彼。
3、無意識、限時、快速瀏覽。
很多在職考生受多年傳統教育的影響,認為記單詞就得用“蠶食”法,一個一個地消化掉。殊不知,MBA英語考試根本不會單獨考單詞,單詞是為閱讀理解服務的,“蠶食”法記單詞,一方面時間不夠用,容易忘記,另一方面,記得太死太機械,閱讀中就會遇到問題:一個句子中所有的單詞都認識,但就是不明白這個句子在表達什么意思!即便有時能看懂這個句子,但在閱讀中以詞為單位去翻譯、轉換、理解,勢必影響閱讀速度。所以,單詞記憶宜用快速瀏覽法:詞形通過音節(絕對不能以字母為記憶單位)感知其基本框架、詞義模糊記憶。為了集中精力避免走神犯困,必須要限時;為了每天一個小時內能完成學習任務、確??沙掷m性學習,宜采用有計劃的無意識記憶法?! ?/span>
4、適宜難度的閱讀配合。
大多數考生都知道,真正學好詞匯必須得在閱讀中完成,所以很多人都在死“啃”歷年真題或輔導書中的大量閱讀材料,哪怕啃崩了牙、熬紅了眼,都在痛苦地堅忍著。我接觸過一些考生,他們為了讀懂一篇1000字左右的閱讀真題,不得不“啃”上兩個小時。其實,當你的詞匯量沒有達到讀懂閱讀材料所需時,一切都是徒勞!因為你無法“消化”,長此以往,會嚴重損害你的“腸胃”!所以,認詞階段通過什么樣的閱讀材料來配合強化非常重要,一定要清楚自己的詞匯量,然后找合適的材料來閱讀。
2020年考研英語零起點備考指導(三):如何擴展詞匯
一、目前詞匯學習存在的常見問題
1、放不下“背”的思想包袱,老想著記住一個算一個。
“一步一個腳印”是沒錯,但因為詞匯學習這條路路面太硬,一步甚至十步都無法留下腳印。這種想法實際上暴露了“一勞永逸、幾天吃個大胖子”的心態。
據統計,一個完全陌生的單詞,要重復48遍才能徹底記住。
2、瀏覽速度不夠快,沒有限時。
這樣學習的兩種后果是,(1)時間寬裕時,詞匯認讀漫不經心,容易走神,導致效率低下,2小時還不如1小時;(2)時間緊張時,會輕易放棄當天的學習,給自己找的理由是,我今天時間不夠。長此以往,把自己給寵壞了。
詞匯認讀每次只要45分鐘左右。
為什么速度老是快不起來呢?原因是,雖然我們輔導老師強調過不要老想記憶效果,但很多人受多年傳統教育的影響,潛意識里還是認為記單詞就得用“蠶食”法,一個一個地消化掉。殊不知,MBA英語考試根本不會單獨考單詞,單詞是為閱讀理解服務的,“蠶食”法記單詞,一方面時間不夠用,容易忘記,另一方面,記得太死太機械,閱讀中就會遇到問題:一個句子中所有的單詞都認識,但就是不明白這個句子在表達什么意思!即便有時能看懂這個句子,但在閱讀中若以單詞為單位去翻譯、轉換、理解,勢必影響閱讀速度。(真正的閱讀是不看單個詞語的,以意群為單位,想想漢語閱讀,是不是這樣?)
3、認詞沒通過閱讀來配合,或者閱讀材料選擇不當。
記住,(1)通過閱讀加深單詞印象效果最好,有如通過不斷交往認識陌生朋友;(2)連續看單詞超過一個小時,很痛苦,有厭煩情緒,難以保證持續學習。(3)所選閱讀材料太難,只會加大自己的負擔,打擊自己的自信。
4、急功近利,顧慮太多,不能循序漸進。
有些人在開始學核心詞匯時,一頭擔心核心詞匯太少,才1200,學完了之后不知到底有多大作用;一頭又擔心例句、英文釋義和同義詞中的陌生詞匯太多,第三階段學起來可能會比較艱難。這樣直接影響了學習的積極性,無法靜下心來循序漸進,結果亂了程序,效果無法保證。
二、解決辦法
1、放下思想包袱,徹底轉變中學時代的思維習慣。
既然一個完全陌生的單詞,要重復48遍才能徹底記住,那么48次(至少是32次)之前的認讀都是鋪墊,都不用考慮效果,欲速則不達。詞匯認讀第一重境界“步入高樓,不勝其寒”,堅持一個月四個來回,冬天過后馬上就是春天。
2、集中精力,全神貫注,限時限空,快速瀏覽,一個小時內收工。
精力集中才能快,限時才能不走神犯困不開小差,限空(場地,不受干擾的地方,最好是家里,手機關機)才能堅持一個小時不被騷擾。
瀏覽的目的在于在最短的時間內對目標單詞形成初步印象。所以,單詞記憶必須要用快速瀏覽法:詞形以音節(絕對不能以字母)為記憶單位,通過聲音感知其基本框架(單詞中的輔音字母發音幾乎不變,元音的發音也有規律),詞義用模糊記憶法,對其中一個義項形成初步印象就行,深化的任務留到以后解決。
bar bargain ['bɑ:gin] n.契約,合同交易;便宜貨;成交商品 vt.討價還價
bargain這個單詞見得少吧,短時間內形成印象也不太容易。
(1)第一步,看詞形和音標。
根據讀音,['bɑ:gin],就兩個音節,['bɑ:],[gin],化繁為簡了。如果按字母去看,則是b-a-r-g-a-i-n七個字母,且七母之間無什么關聯,全憑死記。
(2)第二步,讀音標。
輔音字母發音是不變的。一念便知,開頭一定是b,中間一定有個g,結尾一定是個n,這樣,這個單詞的基礎框架就有了,好比認識一個人,對他的身高體重五官有了初步印象,下次再見到容易想起。
音節跟漢語拼音一樣,一個音節中一般至少都有一個元音,所以bgn之間一定是元音字母,是什么,先不管,以后再慢慢感知,我們有的是時間。讀不準沒關系,用自己的方式讀,讀不是目的只是手段,目的是方便形成印象。毛主席當年學漢字讀古詩詞發音一定是不標準的,但不影響他成為一個偉人+才子。
(3)第三步,快速掃描。
n.契約,合同交易;便宜貨;成交商品 vt.討價還價
兩種詞性,四個義項。要不要都記?不必。掃描一下,感覺哪一個順眼就記一下哪一個。(等于是了解陌生朋友的職業。)
“契約,合同交易;成交商品;”意思差不多吧,至少在句子能看出來,之所以用不同的漢語詞語來解釋,是因為漢語和英語是兩種完全不同的語言,使用習慣、搭配關系完全不一樣;可以說,任何一個英語單詞,我們都無法用一個或幾個漢語詞語來完全替代,因為在不同的語言環境里,英語單詞的意義是靈活多變的,有臨時的用法,有特殊的用法,所以真正的意思只能根據上下文推測。退一步說,記死了又能怎樣?能幫助你提升閱讀理解能力?有時還會誤導你。(不信等下看下面的例句)。對于英語高手,是;對于低手,非也。在閱讀考試時,是沒有時間去分析某一個單詞的具體意思的,一目十行做不到,一目一行應該有,至少要一目半行,即意群閱讀法。如果過分關注某一個單詞,則是只見樹木不見森林,得了芝麻丟了西瓜。得不償失也,因為沒時間,說句實話,英語80分以下的考生,閱讀時很多句子都是似懂非懂的(不過主干是能分得清的),單詞更不用說了。不信可以去問問。
“合同交易”是不是要“vt.討價還價”?“vt.討價還價”的結果是不是“成交商品”,這個商品是不是在某種程度上的“便宜貨;”?(至少買家一般會這么認為)這樣所有的義項都能關聯了。
至于是名詞還是動詞,就跟看一個人是男人還是女人差不多。
例:The exam was more difficult than I had bargained for.這次考試之難出乎我意料之外。(這個bargain不會分不清詞性吧。這個bargain不能理解為詞條里的任一個漢語詞語吧)
3、閱讀配合。
適宜難度的閱讀配合。我們都知道,真正學好詞匯必須得在閱讀中完成,所以,認詞階段通過什么樣的閱讀材料來配合強化非常重要,一定要清楚自己的詞匯量,然后找合適的材料來閱讀,目前最好的閱讀材料是新概念英語2-3冊。(只看閱讀,不做練習)。
詞匯海量擴展模式演示:
參加管理類聯考MPAcc的童鞋,成績低于200分的,要么放棄、要么二戰。要么過一二年考MBA,160分就可確保有學校讀。管理類聯考是新名稱,前身是MBA聯考,MBA才是老大哥,備考資料建議多選MBA的,200分以下的推薦《決勝MBA》系列教材!去年英語二小作文考查了“通知”,別的輔導書上都沒有,因為知名考研機構的老師認為考試大綱上沒有注明“通知”這種文體不會考,不過《決勝MBA英語高級篇》P259頁上卻有“通知”寫作模板,有興趣的自己看看吧,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備考因人而異,他人的成功經驗不可復制、冷暖只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