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社科院考博英語題目有調整想必大家都已經在社科院研究生院官網查到相關通知,內容如下:
各位考生:
考試改革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的一個重要方面。以往,傳統的外語考試題型偏重于考查考生的應試能力,不利于真實反映考生對于所考語言的實際應用能力。2015年,經院長辦公會討論確定,我院對博士生入學考試外語試題題型進行了調整,將第三部分改為“7選5+寫概述”形式,側重于考察考生對外語的綜合應用能力,調整取得了預期的效果。在此基礎上,我院將對2016年博士生入學考試外語題型進行進一步改革:第一部分題型改為“完形填空”,側重于聯系實際考察考生的外語應用水平和能力。變更涉及的科目包括英語、俄語、日語、德語、法語,變更后的考題難度與以往一致。
變更后的題型如下:
第一部分:完形填空 20分 (每空1分)
第二部分:閱讀 30分
第三部分:7選5+寫概述 20分 (10+10)
1.7選5:1篇500-600詞的文章,需在五個空白處填入相關內容,要求考生根據上下文從給出的7個選項中選擇適當的5個。每空2分,總分值為10分。2.根據此文,寫作1篇100-120詞的概述??偡种禐?/span>10分。
第四部分:翻譯 (外譯中+中譯外) 30分(15分+15分)
下面李蹊教研室帶領眾考生解讀一下考綱的提到的重點內容。
一、“我院博士入學考試外語考試題型偏重于考查考生的應試能力,不利于真實反映考生對于所考語言的實際應用能力。為此,經院長辦公會討論確定,我院對2016年博士生入學考試外語試卷進行改革,變更部分題型,側重于聯系實際考查考生的外語應用水平和能力?!?/span>
這是社科院通知的原話,這句話翻譯過來意思就是,以前我們考的東西都不實用,現在要考點實用的。那么什么是實用的?說白了側重考“聽說讀寫譯”的能力,實用的東西是可以運用在生活中使用的,應試的東西只能在考試中見到。考實用是為了讓你考完試能在以后學習中還能用到英語,考應用僅僅是為了拉開你和別人的分數而已,下面我們針對具體新考綱的條款一一作出分析。
第一部分:完形填空 20分
完形填寫題型我們并不陌生,在考研英語中考過,這個題目就是改革后的新題型,說明機械的詞匯和語法題型已被應用用型的完形填空取代,但完形填空題一點也不容易,考過研的都知道,所以這個難度還是沒降低。為什么呢?為了拉分啊,保持一定難度英語才能拉分,如果不弄難點那所有人不都過線了嗎?
第二部分:閱讀 30分
閱讀部分和以前沒區別,因為閱讀本身就是很實用的英語知識。
第三部分:7選5+寫概述 20分 (10分+10分)
1.7選5:1篇500-600詞的文章,需在五個空白處填入相關內容,要求考生根據上下文從給出的7個選項中選擇適當的5個。每空2分,總分值為10分。
2.根據此文,寫作1篇100-120詞的概述??偡种禐?/span>10分。
1、7選5的題型我們并不陌生,在考研英語中考過,這個題目就是改革后的新題型,說明詞匯和語法給閱讀讓步了,其實7選5的本質就是閱讀理解,也就是說考試中的閱讀實際上是40分。
2、寫概述其實就是摘要寫作,既然摘要就是摘出要點,總結中心思想,字數當然不會多。一般摘要寫作分為原文為漢語的摘要寫作(醫學統考)和原文是英語(北師大考博英語)的摘要寫作。社科院具體考漢語還是考英語摘要,考綱中并沒有明確說明,但是考英語摘要的概率大些,2015年考的是英語摘要。因為醫學統考之所以考漢語摘要寫作是為了鍛煉考生會翻譯一些醫學術語的能力,而社科院考博英語不像醫學考博英語那樣需要翻譯術語,不過,無論是考漢語摘要寫作或者考英語摘要,要記住一點考漢語摘要的時候不要把文章的論據寫出來,因為中心思想都是由各個論點組合起來的。寫英語摘要的時候要注意不要抄文章的原文,但可以在原文的句子上略加修飾和改動。
第四部分:翻譯 (外譯中+中譯外) 30分(15分+15分)
這部分題型和難度不會有變化,翻譯也是實用英語。
綜上所述,其實社科院的改革就是把詞匯和語法的40分給了完型填空題20分、7選5題型10分、摘要寫作10分。詞匯和語法在任何英語考試中都是難點,所以題目相對來說是變簡單了。無論任何英語考試,只要強調要考實用性,題目都會變的比往年簡單。